灼烧流的核心在于通过持续叠加灼烧状态造成高额真实伤害,因此对抗思路主要集中在打断灼烧叠加、快速清除负面状态或利用高爆发直接压制。灼烧流对阵容的坦度和续航能力有一定要求,若能在其叠加灼烧层数前击溃关键武将,便能有效瓦解其输出体系。
针对灼烧流的常见克制阵容包括高爆发突击流和控制流。高爆发阵容通常以轻骑兵或刺客为核心,利用其高机动性和单体爆发能力,优先击杀敌方后排的灼烧核心武将,如周瑜或陆逊。这类阵容对速度属性要求较高,需确保先手优势,否则容易被灼烧流的AOE伤害反制。控制流则依赖群体眩晕、沉默等效果限制灼烧技能的释放频率,尤其针对依赖技能联动的吴国弓手体系,打断其输出节奏后可逐步消耗。
另一种有效策略是采用高续航的反伤流或护盾流。反伤流通过典韦、曹仁等武将的被动反伤机制,将灼烧伤害部分反弹给施法者,同时搭配治疗武将维持生存。护盾流则依靠孙坚、刘备等提供的护盾和减伤效果,抵消灼烧的持续伤害,这类阵容对武将练度和技能等级有一定要求,需确保护盾覆盖率和治疗量足够支撑战斗后期。
部分武将拥有清除负面状态或免疫灼烧的被动技能,可大幅降低灼烧层数的叠加效率。军师选择上可优先考虑提供群体净化或减益抵抗的辅助型角色,进一步压缩灼烧流的输出空间。需这类对抗方式需根据敌方灼烧流的具体配置灵活调整,避免因过度针对而牺牲阵容的整体强度。